1950年的秋天,
在母親身體柔弱,又極度傷心憂鬱中懷胎。
......阿平出生。
這次枝梅不敢在鄉下生產。
她在預產期前一週就到宜蘭大病院,住院等待。
鄉下人覺得很不可思議。女人怎讓男醫生來接生?
那年屬庚寅年,
算命說:庚年太陰化忌沖到母親,最好送人養。嬰仔和老母”昧親”(不親膩)。
阿公搶說:「那分給阿公,阿公養。」
這女娃-阿平,算是家中第一個嬰兒,阿公阿嬷非常喜愛。
但枝梅對住一年多的鄉下,她實在很痛苦。
就留下孩子,自己一人住在宜蘭表姐家養病。
冬天到了,孩子應該四個多月吧。
枝梅請表姐陪同回鄉下看孩子。
進入四合院的大廳,
只有阿平一個娃兒在家,
她被放在竹搖椅上,
一邊號哭,一邊轉頭四處尋人,
兩串鼻涕掛在臉上,大門口的冷風迎面吹進來。
想也知道,大人們工作忙。
將她放在門口,讓阿平看埕上的孩童們玩耍,
可孩童玩後會跑開散去。
阿平一人無助,不知哭多久了。
枝梅不捨地抱起孩子,解開紐扣餵奶。
阿平拼命用力吸奶,
好一會才抬頭望陌生母親。
枝梅心裡想,
為了這孩子,死也要留下來。以後對我不孝順也沒關係。
(每次在敘述這一段,阿平都感動不已。)
可實在是無法相處住一起,
宏慈就帶妻子女兒阿平,
在離家不遠的小鎮上,租一小房間安頓。
1952年9月,阿平的二妹阿蘭在小租屋處出生。
許是母親心情好了,開朗了。
阿蘭遺傳到父親的明眸,長得可愛極了。
只是一頭的癩痢嚴重,鼻子不尖挺,大家叫她「阿北」(扁平鼻的意思)
兩個孩子照顧不來,
所以早上宏慈上班前,就騎自行車戴阿平回埔仔下,
晚上下班再去接回家。
阿平的叔叔、姑姑們都疼愛阿平。常常戲弄她。
用鹹草綁一條長茄子,或兩棵青蔥,讓阿平提不起來也帶不動。
但阿平吃力地,還是要拖回給媽媽。
讓阿公阿嬷全家人覺得逗趣,都開懷大笑了。
他們當阿平是甜心。
阿平的季叔後來說:「那時候的阿平,是家裡的小天使。」
好日子才過不久,
阿公錫龍中風了,雖有恢復行走,
但腦力退化,常會做反覆同樣的動作。幾近癡呆。
身為長子,宏慈只好又搬回埔仔下老家。
從此,
阿平就在阿嬷與母親,兩女人的婆媳戰爭中成長。
母親枝梅她挑明,搬回來的是同一個人,本來不會作的,就是不會作。
(母親枝梅一輩子從年輕到老,都不愛做家事,她認為那是”查某嫺”的事...(.女婢.下人之輩的工作) )
曾經看到母親與阿嬷口角,枝梅悶在臥房裡一整天。
阿平看阿嬷煮魚湯上桌,就拿碗爬上長板椅,
舀了魚卵、魚胗滿滿一大碗,慢慢蹲下來,將碗擱在腳邊,
再爬下椅來,雙手端到房裡給母親吃。
莊裡有一項百年習俗,
生兒子滿月當天,要在祠堂公廳擺油飯、麻油雞酒流水宴,讓大家吃透海大餐。
全村當天,都不會有人開伙煮飯,
你家煙囪若冒煙煮食,表示不慶賀同宗族,是會被討厭孤立。
1955年4月,阿平的三妹-阿庸出生,屬羊…
連生3個女娃,婆婆臉色更沉。….
遇到祠堂要辦滿月酒,
阿平的二叔,前一天就會去鎮裡買3塊彎彎的糕餅。
給阿嫂隔天充饑,因枝梅無顏,不敢去公廳和大家吃油飯。
農家的大事是割稻收成,
每遇割稻季,整村都活絡忙了起來…小孩也感染到那氣氛…歡喜極了。
阿平的二姑-玉瑟,是母親-阿碧最得力助手…
割稻那幾天,她會一早由鎮上婆家趕回埔仔下煮割稻飯(一天要煮五頓…).
阿平愛那鹹粥,可以連著3碗都吃不膩….
有一次,大稻埕上正在曬稻穀,
一陣西北雨突然落下來,
大家呼叫趕快收稻子喔!…
阿平在一旁玩,趕緊跑進屋裡飯廳邊,
一整排磁甕上都蓋著斗笠。
阿平自己戴一頂,拿一頂大的,
跑出去送給稻埕上,正淋雨的阿嬷。
母親枝梅在房裡睡午覺,由柵欄窗看到了,
就叫阿平進房來,
不分青紅皂白,死命地打,
嘴裡說:「下雨人家跑進來,妳還跑出去。」
阿平說:「我拿斗笠給阿嬷。」
不說還好,
「阿嬷、阿嬷」母親邊打邊罵,出手更重。
就因為枝梅愛打阿平出氣,
婆婆罵她:「後母姬。後母姬。」
阿平會趴在阿嬷背上也學說「後母姬。」
更加深母親枝梅的恨意。
還有一次,阿平又被打。
小孩的尖叫聲悽厲,讓中風的公公錫龍衝進房內要揍媳婦。
枝梅看公公那癡呆但暴怒的眼神,也怕了。
一時情急,趕緊把掛在牆上的搖籃撥下來。
搖籃在面前愰蕩,公公錫龍生氣用力撥開,它就更快彈回來。
這一來一回,阿平的二叔三叔趕到,進來把老人家強挪出去。
老人還是一邊叱喝,一邊辱罵連篇。
只要聽到小孩哭,
阿公問:「誰?」
阿嬷:「阿北啦!」(指老二阿蘭)大家都靜靜當沒事。反正她媽疼。
但只要說:「阿平哭,被打。」就會一窩蜂擁上來抱走。
更加深枝梅對這孩子的厭惡。
阿平的記憶中,母親很兇,
有一次,看她婆媳兩人對罵。
阿平坐在客廳戶碇上,左邊隔兩進是廚房。
阿嬷在廚房,大聲說:「我一個兒子,被妳拐去我沒怨嘆……」
母親站在右邊的臥房門口,回嘴,
也大聲:「你生攬X被雞X拐,要捻妳自己的肚子皮,怨嘆嘸效!!...」
第二天早上,阿平的爸問:「昨天有什麼事?...
他婆媳爭相訴說,又是一陣的亂。
1955年7月,宏慈被農會派去日本實習考察,為期3個月。
回國後職務升級,
轉到縣農會工作。在宜蘭市。
隔年,阿平隨父母和兩個妹妹,
搬到宜蘭市的北門口,
那年阿平6歲,
就此結束了童年。
(本文所述皆是真人實事,絕非改編,人名稍作修飾,避免當事人困擾。若有雷同之處則純屬巧合。)
留言列表